瑞士巧克力:瑞士最甜出口产品背后的秘密、科学与故事

让我先澄清一下:瑞士巧克力并非陈词滥调或营销噱头——它是一项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浸润于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阿尔卑斯山的风土、国际影响力以及真正惊人的经济价值。有趣的是,大多数人认为“瑞士巧克力”千篇一律——口感顺滑、香甜可口,或许还裹着金箔,而且总是奢华无比。但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我品尝过几次,当然,在工厂参观期间还犯了几次尴尬的发音错误之后才知道)。

事情有点复杂:瑞士是世界主要巧克力出口国之一,人均巧克力消费量也很高。1事实上,瑞士几乎所有的可可都依赖进口,这使得瑞士巧克力的故事不仅关乎原材料,也关乎工艺和创新。听起来很令人惊讶?我也这么认为——尤其是在几十年前,我一直以为瑞士的可可种植在某个隐秘的高山山谷里。

那么,是什么让瑞士巧克力如此特别?仅仅是因为快乐的奶牛产出的牛奶和精密的瑞士机器,还是另有隐情?让我们深入挖掘,因为无论您是业内人士、追寻梦想巧克力之路的旅行者,还是充满好奇的美食家,您都将揭开瑞士巧克力层层的历史、科学和感官享受的面纱,正是这些,让瑞士巧克力成为国际上品质、奢华,以及……好吧,痴迷的代名词。

阿尔卑斯山的起源:为什么是瑞士?

如果你曾经好奇过,为什么瑞士——这个夹在法国、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之间的紧凑型多山国家——会成为巧克力的代名词,那么你并不孤单。事情并非一直如此。事实上,巧克力最早在17世纪传入瑞士(由意大利和法国旅行者带入),之后又花了近200年的时间才开始流行起来。2。长期以来,巧克力对于欧洲精英来说是一种异国奢侈品,通常作为热饮食用,而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条状或果仁糖形式。

你可知道?
瑞士目前是世界上人均巧克力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士人平均每年吃掉 11-12 公斤(24-26 磅),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3 几乎每个地区都会举办全国性的“巧克力节”和特色节日。

与此同时,你在瑞士明信片上看到的那些风景如画的奶牛,确实对标志性牛奶巧克力的风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瑞士牛奶以其浓郁的口感而闻名,它帮助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奶油风味,并成为全球标准。但早期的瑞士巧克力又苦又脆,与我们今天渴望的丝滑口感截然不同。我知道,这很难想象。

关键见解: 瑞士的山地地理和中立的政治历史,造就了一个文化大熔炉,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巧克力制作传统在此交汇、相互影响、不断发展。在我的旅行中,我见证了边境小镇如何将当地的利口酒、水果,甚至奶酪融入巧克力中,最终创造出当地独有的风味。

真正的转折点?19世纪席卷欧洲的工业繁荣。突然之间,瑞士的巧克力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这得益于新的加工技术,以及——至关重要的——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他们的名字至今仍出现在国际品牌上。
值得思考的问题: 瑞士的创新是如何超越邻国的?民族认同在将瑞士巧克力提升为奢华与信任的象征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真正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瑞士巧克力工艺创新

说实话,如果每次有人在讨论瑞士甜点时提到“牛奶巧克力”,我都能赚到一瑞士法郎,那我就能再去苏黎世一趟了。不过,我们也别太过简单了。瑞士人不仅仅是牛奶巧克力的先驱——他们本质上 发明 现代巧克力的奶油般顺滑、入口即化的口感。而这一切都源于两项关键的创新:

  • 精炼过程: 这项革命性的技术由 Rodolphe Lindt 于 1879 年发明,通过揉捏和充气数小时甚至数天,将粗糙的巧克力变成光滑、丝滑的质地4…或者,如今,已经达到工业规模。
  • 牛奶巧克力: 1875年,丹尼尔·彼得(Daniel Peter)与著名的婴儿食品先驱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合作,将可可与瑞士炼乳混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真正的牛奶巧克力棒。这种口味——顺滑细腻,微甜,带有浓郁的奶香——成为了全球的标志性风味。
“瑞士巧克力是这个国家对精确度、一致性和质量的执着的典型例子——这些品质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博士。 Heinz Leuthardt,瑞士巧克力学院

然而,正如我在与卢塞恩和洛桑的当代巧克力制造商交谈时发现的那样,瑞士巧克力的保守传统正日益与突破界限的创造力相结合。单一产地巧克力棒、从可可豆到巧克力棒的微批量生产以及对高山植物成分的巧妙融合蓬勃发展——即使在瑞士莲、三角巧克力和凯雅巧克力等大众市场巨头的阴影下也是如此。5

科学:瑞士巧克力有何独特之处?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所有巧克力(大致)都是一样的——只是糖、可可和脂肪的比例不同。但以我的经验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瑞士巧克力真正的“秘诀”并非神秘的配料,而是对每一道工艺步骤的执着追求,从挑选可可豆到最终包装。让我先来聊聊技术层面的问题。
瑞士巧克力具有三个独特的科学特征:

  1. 精炼和调温的精度: 虽然其他国家也采用了瑞士莲的巧克力精炼工艺,但瑞士生产商通常会延长这一工艺,有时甚至会持续长达72小时。这可以消除砂砾和苦味,提升巧克力的融化度和口感的释放。6
  2. 瑞士牛奶的品质: 该地区的高山牧场生产的牛奶具有独特的脂肪与蛋白质比例和天然甜度,从而形成更顺滑、更浓郁、更奶油状的巧克力基底。
  3. 精心采购和混合: 瑞士顶级生产商从数十个国家采购咖啡豆,创造出平衡酸度、苦味和花香的专有混合物,以打造“标志性瑞士”风味。7 甚至甜点厨师也承认:如果您想要万无一失的甘纳许,那么就从瑞士巧克力开始。
关键见解: 巧克力在瑞士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是一种 科学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听到巧克力师傅说话更像精密工程师而不是糕点师了。而且,说实话,他们那种自豪感根深蒂固。
瑞士品牌 成立 关键创新 标志性产品
瑞士莲 1845 精炼,牛奶巧克力 瑞士莲松露巧克力
Cailler(雀巢) 1819 瑞士牛奶巧克力榛子条 Cailler 牛奶吧
瑞士三角巧克力 1908 三角形,牛轧糖馅 瑞士三角巧克力

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尽管大规模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瑞士手工巧克力产业依然蓬勃发展。像Beschle或Läderach这样的小批量生产商正在证明,除了传统品牌,艺术创作也同样存在。去年春天,我与一位苏黎世手工巧克力师共度了一个下午。这位师傅痴迷于厄瓜多尔单一庄园的可可豆,他坚持将瑞士牛奶与秘鲁黑巧克力混合,创造出一种在其他地方无法实现的焦糖“风味”。8 这是一种完整的感官体验,而不仅仅是糖分带来的冲击。

瑞士文化的甜蜜

有没有注意到,食物常常如何定义民族认同?在瑞士,巧克力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庆祝、热情好客,以及微妙的地域竞争的象征。我曾在伯尔尼分享过热巧克力,在日内瓦分享过松露巧克力,还在因特拉肯火车站分享过超市里简陋的巧克力棒——每一种都独具特色,却始终自豪地彰显着“瑞士”的特色。

你可知道?
瑞士政府早在20世纪初就对巧克力实施了严格的纯度规定;时至今日,在国内销售的“瑞士巧克力”必须符合更高的可可含量和原料来源标准。9

瑞士巧克力的无处不在并非偶然。孩子们在生日时会收到金色的巧克力币;生意上的甜蜜(字面意思)源于果仁糖礼盒;每个当地市场似乎都有自己的“秘方”。这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享受。

“对于瑞士人来说,巧克力是日常奢华的象征——一种融入家庭、友谊和节日的小小快乐。”
—桑德拉·布尔彻 (Sandra Bürcher),食品人类学家、作家

对于旅行者来说,巧克力可以成为了解瑞士文化遗产的大门——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日内瓦的帕维(pavés)、苏黎世的卢森堡(Luxemburgerli)、巴塞尔的拉克利(Läckerli)等等。这些不仅仅是甜点,更是反映移民、当地口味和历史事件的可食用时间胶囊。

经济、出口和瑞士品牌力

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尽管充满浪漫和怀旧气息,巧克力在瑞士依然是一门大生意。据瑞士巧克力行业专业协会 Chocosuisse 的数据,2021 年瑞士巧克力出口量超过 20 万公吨,主要市场包括德国、英国、美国,以及日益增长的亚洲市场。10.
瑞士巧克力行业直接雇佣了4500多人,此外还有数千人从事包装、旅游等相关行业。对于一个人口仅有870万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就业岗位数量可谓相当可观。

  • 瑞士制造的巧克力受到严格的标签控制保护;“瑞士制造”意味着至少 80% 的生产成本必须在瑞士发生。
  • 瑞士莲、雀巢和百乐嘉利宝等大公司业务遍布全球,但其设计采用瑞士品牌来彰显信任、品质和传统。
  • 瑞士生产商处于可持续可可项目的前沿,但说实话,该行业在道德采购方面仍然面临挑战。11

一个重要的结论是: 当你购买一块瑞士巧克力时,你不仅仅是在购买一件产品——你是在投资一个象征,一个承载着创新、监管和全球抱负的复杂历史的象征。我越深入研究其商业层面,就越意识到瑞士人已经将巧克力变成了一项国家软实力资产。

关键见解: 瑞士巧克力的故事与“瑞士特色”品牌的演变密不可分:可靠、奢华、精雕细琢。

品尝瑞士巧克力:要注意什么

不得不承认,我第一次“正式”品尝瑞士巧克力时,感到有些谦卑。我一直以为,辨别好巧克力的唯一标准就是它消失的速度。但真正的欣赏远不止在机场狼吞虎咽地吃一块。品尝瑞士巧克力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耐心、好奇心,以及我认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精神。以下是我从苏黎世和沃韦的专家和业内人士那里学到的步骤:

  1. 目视检查: 优质的瑞士巧克力棒光滑亮泽,没有气泡或暗沉的斑点——这得益于精准的回火工艺。掰开它:应该能听到清脆的“咔哒”声。
  2. 香气: 深吸一口气。优质的瑞士巧克力往往散发出层次丰富的香气:牛奶、蜂蜜、麦芽,甚至还有淡淡的花香和阿尔卑斯山的香气,具体取决于混合的程度。12
  3. 口感: 将一块巧克力放在舌头上;好的巧克力应该融化得很顺滑,没有蜡质残留物或突然出现的颗粒感——这是长时间搅拌的结果。
  4. 风味之旅: 口感应该不断演变:最初的焦糖、麦芽或咖啡香气,逐渐演变成持久的可可余味。感官小组会评估十几种风味特征。13
个人备注: 我遇到过的最好的巧克力品尝会并排比较单一产地和混合巧克力棒,主持人不仅讲述口味,还讲述背后的农民、地区和古怪的故事。

可持续性与瑞士责任

一个一直困扰我的悖论是:瑞士的巧克力声誉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奢华和纯净之上——但与几乎所有主要巧克力生产国一样,它几乎所有的可可都依赖进口。过去二十年,瑞士品牌不得不(有些品牌比其他品牌更坦诚地)努力应对供应链中的道德采购、环境影响和公平劳动问题。

据雨林联盟和国际公平贸易组织称,瑞士主要企业已对可持续可可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但实施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14 一些公司,例如 Chocolats Halba,已经创新了生态包装、零废物工厂以及与农民直接合作的模式。而批评人士指出,其他公司则更依赖市场营销而非实际行动。

当前最佳实践:

  • 可追溯系统(区块链、直接原产地标签)
  • 认证可可的溢价(UTZ、雨林联盟、Bio Suisse)
  • 对农民教育和社区发展的投资
  • 碳补偿项目和可持续包装计划
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可可。它还关乎在巧克力旅程的每个环节中促进透明度、建立公平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我们的碳足迹。
—Matthias Siegenthaler,Chocolats Halba 可持续采购经理

从我自己的报道中,我亲眼看到年轻一代的瑞士消费者要求更多——更高的透明度、更多的道德认证,以及至关重要的更多关于影响力的故事讲述。
几年前,大多数游客甚至从未问过可可的产地;如今,单一产地之旅和“从可可豆到可可棒”的标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这些是营销噱头,还是更深层次变革的迹象?说实话,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旅行者指南:瑞士必游巧克力胜地

好吧,我们先暂时抛开商业和政治的话题。如果你热爱巧克力,没有哪个国家比这里更适合“甜蜜”朝圣了。我亲自乘坐“巧克力列车”从蒙特勒到格吕耶尔,我可以肯定地说:瑞士的巧克力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各种口味和兴趣都能找到合适的选择。

你可知道?
苏黎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瑞士莲巧克力博物馆,馆内有一座高达 9 米的室内巧克力喷泉。15 为所有年龄段的游客提供品尝指导、研讨会和糖果制作课程。

瑞士巧克力的热门景点:

  • 布罗克的梅森·凯勒(Maison Cailler): 互动式游览将带您了解 200 年的巧克力制作过程,最后带您参观一个无限量品尝的房间(美味得令人难以置信)。
  • 苏黎世瑞士莲巧克力之家: 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博物馆。精彩的展览、亲手实践的体验工作坊,以及破纪录的巧克力喷泉,恭候您的光临。
  • Läderach 巧克力工作室,比尔滕: 实时观看从可可豆到巧克力棒的制作过程;他们的“新鲜巧克力”板非常有名。
  • 巧克力列车,蒙特勒-格吕耶尔: 标志性的全景铁路之旅,将瑞士风光与参观奶酪和巧克力工厂结合在一起。
规划提示: 以巧克力为主题的旅行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四月至五月)或秋季(九月至十月),恰逢许多地区巧克力节,并避开旅游高峰期。

当然,你不必非得参加旅行团。苏黎世、洛桑和日内瓦的许多精品店都提供个性化品鉴、搭配课程,甚至还有“打造你的专属酒吧”工作坊。为了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美食历史学家和巧克力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与酒店合作,提供融合历史、文化以及丰盛样品的沉浸式体验。

“巧克力旅游的复苏反映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渴望——不仅仅是对甜食,还有对真实性、故事和亲身体验的渴望。”
—François Roulet,瑞士旅游局

未来趋势与持久遗产

我对瑞士巧克力世界的了解越多,就越清晰地认识到:这并非一个静止的传统。相反,这是一个永不停歇、不断创新的领域——过去与未来交织在一起。
主要趋势: 纯素和无奶瑞士巧克力的兴起,对优质单一产地可可的兴趣激增,以及对可持续生产的持续投资。16 当我采访洛桑的新浪潮巧克力制造商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透明度”和“责任”是瑞士糖果的未来。

  • 进军亚洲市场,定制包装和创新口味(例如抹茶、柚子或辣椒)正在赢得新粉丝
  • 通过技术增强的可追溯性——区块链和 DNA 测试——来保证原产地和公平劳动
  • 大学与巧克力制造商合作改善健康状况(增加抗氧化剂,减少糖分)
瑞士巧克力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勇于创新,而非仅仅保留过去。每个时代都会留下印记,但品质精神却始终如一。
—苏黎世大学食品科学系 Claudia Sutter 教授
我的反思: 见证了传统工厂的宏伟壮丽,以及初创企业从可可豆到巧克力棒的创意,我坚信瑞士巧克力将继续给我们带来惊喜——无论是厨师、鉴赏家还是普通游客。这是一个鲜活的故事,每一口都能细细品味。

参考

参考

2 瑞士巧克力的历史 新闻出版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